228前一天,鄰居就開始忙著新婚宴客搭棚子擺桌椅鍋灶就位等籌措準備事項。
鄉下這個地方嫁娶這事可是件大事,左鄰右舍普天同慶連續兩天,相互幫忙搓圓仔、打氣球、迎客送禮.......
大人忙得不可開交,交際應酬的寒暄問暖的,
所有的孩子也都跑出來,大夥兒你追我跑蹦蹦跳跳爬圍牆騎腳踏車玩沙玩土,一群孩子聚在一起什麼都玩什麼都好玩。
這兩天小孩早上眼睛一睜開吃飽早餐後,就開始一整天的室外趴趴造活動。(想當然午睡也捨不得睡)
整條街是他們的遊樂場,累了渴了餓了就熟門熟路進到人家家裡坐著喝飲料休息。
媽媽當然會很不好意思,三不五時往人家家裡去,想把小孩抓回家。
辦喜事的伯母說:『圈圈很乖。我要他進來坐進來玩,他說媽媽會罵說不行。』
我:『這........不好意思!!!!!怕影響到你們。』
伯母拉著我的手:『就讓他在這裡玩,沒關係!這是兒時的回憶阿!』
當說出「兒時回憶」這個詞時,這位鄰居伯母也給了圈圈最多的支持。
圈圈生長家庭沒有手足陪伴的遺憾,被這些跟著他跑跟著他跳的左鄰右舍小朋友們沖淡很多。
小蘿蔔頭如他總愛兜著大他幾歲的哥哥姐姐身旁轉,有時哥哥姐姐玩的他不懂不會,會被哥哥姐姐嫌棄不想跟他玩。
但是幾分鐘後哥哥姐姐還是會來敲門,
『阿姨,弟弟去哪裡了?』
『我不知道耶!他沒回來。』
孩子們一轉身找圈圈去了,遺忘剛剛幾分鐘前的吵鬧鬥嘴。
那麼,屬於我的兒時回憶呢?
最先讓我想起來的,是小時候爸爸帶著我們三個孩子到公園放風,傍晚騎著歐兜賣前面載一個後面載兩個,就這樣騎到離家不到五分鐘路程的勞工公園去玩。
爸爸坐在那裡看報紙,就隨著我們自己找樂子玩。
第二個想到的,是跟著阿姨一家出遠門的旅行,六個孩子總愛擠在一台車上,吵吵鬧鬧的為旅程揭開美麗的序曲。
我知道一群孩子在一起免不了爭吵,也免不了學到一些壞習慣甚至不好的言詞;
若因為如此,『看吧!就是被哥哥(姐姐)教壞!』,便否定掉團體活動的優劣性,媽媽我覺得很可惜。
孩子,我不能一輩子把你帶在身邊,學校生活裡的所有一切也不是老師都能面面兼顧。
在你不懂事時學到的不好習慣或是不好辭彙,媽媽的責任是不厭其煩教導你什麼是對什麼是錯。
即使媽媽潔癖,但在某些方面,我寧願讓兒子在室外玩沙土整身髒兮兮或是運動流了滿身臭汗回家,勝過於乾淨整潔的待在家裡。
未來的路漫漫長長,媽媽不敢保證一輩子都是待在這兒。
但幸運的,
此時你可以開心奔跑、可以自由隨心曬太陽、有一群年紀相仿的小朋友一起成長。
還有這些親切的左鄰右舍。
我想,這就是所謂的鄉下人情味吧。(笑)